(1)除了净收入的企业所得税和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以外,企业所得税在纳税期内按以下方法计算:
《税法》规定的税率,与减去《税法》第 133 条规定的收入和支出金额以及减去根据《税法》第 137 条规定结转的亏损金额的应纳税收入的乘积,减去根据《税法》第 223 条计算得到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减去在纳税期内彩金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减去上一纳税期结转的酬金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减去在纳税期内报酬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详细内容请参考《税法》)。
(2)如果有文件能证明已扣除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则应上缴国家财政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应减去以彩金、报酬形式获得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
对于存款利息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本款规定不适用于社会活动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3)如果报酬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大于上缴国家财政的企业所得税,则两者之间的差额结转至之后的 10 个纳税期(包括 10),并连续抵减这些纳税期应上缴国家财政的企业所得税金额。
编辑:杨为先
《税法》规定的税率,与减去《税法》第 133 条规定的收入和支出金额以及减去根据《税法》第 137 条规定结转的亏损金额的应纳税收入的乘积,减去根据《税法》第 223 条计算得到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减去在纳税期内彩金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减去上一纳税期结转的酬金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减去在纳税期内报酬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详细内容请参考《税法》)。
(2)如果有文件能证明已扣除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则应上缴国家财政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应减去以彩金、报酬形式获得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
对于存款利息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本款规定不适用于社会活动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3)如果报酬收入实行源泉扣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大于上缴国家财政的企业所得税,则两者之间的差额结转至之后的 10 个纳税期(包括 10),并连续抵减这些纳税期应上缴国家财政的企业所得税金额。
编辑:杨为先